


市屬各高校,各區教育局,局屬各單位,市民政局、市殘聯有關附屬學校,省屬有關中小學,市少年宮:
為進一步加強我市教育科學研究工作,有效支撐教育高質量發展,現啟動市教育科學規劃2026年度課題的申報工作,并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
通過開展市教育學科規劃課題研究,提升我市教師教育科研能力和教學研究能力,催生優秀教育科研和教學成果,培育教育科研人才團隊,促進我市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二、課題類別
(一)重點課題:擬立項100項左右。面向有主持市教育科學規劃一般或專項課題經歷的教師申報(以主持課題的結項證書為準)。
(二)一般課題:擬立項300項左右。面向有主持市、區、校教育科研課題研究經歷的教師申報(以主持課題的結項證書為準)。
(三)專項課題:擬立項150項左右。
1.青年教師專項:支持年齡不超過35歲的青年教師申報。
2.鄉村教師專項:面向鄉村學校在崗教師申報。
3.教育綜合改革專項:著眼于國家教育方針政策和宏觀改革方向,從區域或學校整體層面推動系統性的教育變革。
(四)萌芽課題:結合調研情況分配指標。支持年齡在30周歲以下,或教齡不超過4年的中小學、幼兒園、中職學校教師開展起步研究。課題組其他成員原則上不超過40周歲。
本年度科研項目不安排經費資助,鼓勵有條件的區、單位自籌科研經費。
三、申報指標與研究時限
(一)申報指標。各類課題申報指標保持相對穩定,其中萌芽課題綜合前期征求意見情況進行修訂,具體數量見附件3。
(二)研究時限。萌芽課題原則上要求在1年內完成,其他各類課題原則上要求在2年內完成。
四、預期成果
各類課題申請書中課題研究預期成果應不低于以下標準:
(一)重點課題:公開發表學術期刊論文2篇。
(二)一般課題:公開發表學術期刊論文1篇,及教育教學方案1個;
(三)專項課題:公開發表正式期刊或報刊論文1篇,及教育教學方案1個;
(四)萌芽課題:撰寫研究報告1份(必選項);撰寫教育理論、教育科研或教學法專業書籍讀書報告1份;搜集近5年課題相關研究文獻(含學術期刊論文、研究生論文、著作等),并撰寫文獻綜述1份;教育教學方案1個或研究論文1篇。以上成果至少完成三項。
課題研究成果發表及學術交流需獨家標注“廣州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課題名稱+課題編號)”,同一研究成果不得出現多個標注。
五、相關材料要求
(一)網上提交材料:
1.《廣州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申請書》(附件4);
2.《課題論證活頁》(附件6)(重點課題提供)。
上述材料在市教師科研管理系統(https://js.gzeducms.cn)“資料下載”欄目下載。
(二)電子版材料:以下材料2026年1月20日前發送至gzjyky@gz.gov.cn,郵件以“區/單位名稱+2026年度課題評審工作報告”命名。
1.《課題推薦及形式審查匯總表》(附件5,蓋印版及Excel版);
2.評審報告。市屬各高校、各區、各局屬單位課題推薦評審工作報告(含申報數量、形式審查情況、專家評審情況、公示及異議處理情況、一線教師比例等)蓋章掃描,
六、有關工作要求
(一)推薦評審。重點課題由市教育評估中心組織專家評審,其他類別課題,由各區、各單位評審推薦。各區、各單位負責組織本區、本單位的課題申報、培訓及推薦評審,加強意識形態審查,并嚴格審查AI生成相關材料。遴選評審專家時要嚴格執行回避原則。推薦名單在本區、本單位公示5個工作日無異議后,再按要求上報。
(二)申報及審核時間:2025年12月20日至2026年1月20日。各區、各單位及推薦人選要按時在市教師科研管理系統提交申報材料并完成審核。需要技術支持可申請加入QQ群680733568咨詢,技術支持電話:83599566,聯系人:沙老師。
各區、各單位管理員要對申報材料及其規范性進行審核,認真填報并審核《課題推薦及形式審查匯總表》,發現問題要及時退回并指導修改重新提交至市級管理員。逾期不再受理。
附件:
1.廣州市教育科學規劃2026年度課題指南
2.廣州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申報條件
3.廣州市教育科學規劃2026年度課題申報指標
4.廣州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申請書
5.課題推薦及形式審查匯總表
6.課題論證活頁(重點課題填寫)
廣州市教育局
2025年11月20日
(聯系人:科研處王依紅,聯系電話:22083722;市教研院李柯柯,聯系電話:83355690;市教育評估中心李佳寧,聯系電話:83491385)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