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氣象部門預測,受今年第18號臺風“樺加沙”影響,廣州23日夜間至25日為強風雨時段,有暴雨到大暴雨的降水。
一是強化部署指導。嚴格落實省、市臺風防御部署要求,19日、22日兩次組織召開全市水務系統臺風防御視頻會,印發《關于做好臺風“樺加沙”防御工作的通知》,指導全市水務系統落實落細防御措施,派出11個督導工作組,赴各區開展防御督導,全市水務系統進入戰時狀態。
二是突出重點防范。巡查全市296宗水庫、489.6公里海堤、1193.7公里江堤、111個山塘防風情況。檢查130個小水電站、610個水利泵站、1153個水閘。抽查重點地區雨水(合流)管網3926.41公里、排水類泵站479個、水閘549個,易澇點277個,珠江沿線倒灌點177個,涵隧18處。全市365宗水務在建工程已全面停工,轉移481人。檢查供水廠43個,抽查供水管網1785.4公里。落實風暴潮風險防范,重點關注珠江3.2米高潮位引發的倒灌,對11段堤防進行巡查,完成259.9km堤防、7宗穿堤涉河項目的檢查。組織各區做好外江堤防缺口、企業岸線等防洪擋板安裝工作和涉外江建設項目的督查檢查。印發《珠江堤防防洪擋板安裝和防倒灌工作的通知》,要求完成防洪擋板安裝工作;落實沿江兩岸歷史低洼防倒灌措施檢修工作;提醒相關單位做好低洼地段防倒灌準備工作。
三是精準監測調度。加強與氣象、水文和三防部門密切聯系,緊盯水情、雨情、風情、工情和臨近天氣變化,加強監測預警。啟動水務防風三級內部應急響應,全市水務按預案要求落實各項防御措施。針對山洪和中小河流洪水防御,嚴格落實“456”水利預警機制,壓實各級預警發布處理主體責任,暢通預警發布渠道,及時發布預警信息。督促各區嚴格落實責任對接“三個聯系”、特殊群體臨災轉移“四個一”等工作機制,落實避險點136處。下發調度令,調度流溪河水庫預泄洪。截至23日,流溪河水庫共預泄庫容840萬立方米。截至23日8時,我市11宗大中型水庫納雨能力均大于200毫米,指導納雨能力在200毫米以下的7宗大中型水庫采取泄洪閘、輸水涵管、底涵等方式結合水雨情預泄降低水位,提前預騰空11270.11萬立方米。全市水務設施運行正常,大中型水庫均在汛限水位以下運行。
四是加強備戰布防。全市水務系統嚴陣以待,加強24小時值班值守。市屬3支769人專業搶險隊伍已做好應急搶險準備。按照“點-線-面”三級布防體系,對照全市277個易澇風險點制定“一點一預案”,完成對中心六區內123處重要布防點、220條主干道、20處涵隧和涉及地鐵136個重點區域布防。全市水務系統總應急抽排能力達84萬立方米/小時。為及時處置內澇積水提供保障。針對珠江沿線防倒灌風險點,出動搶險組50個,搶險人員165人(預置沙包355個、管涌罩5個)布防24處。出動搶險車輛42臺,抽水設備41臺,抽排流量共計61100立方米/小時。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