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6日晚,2025年廣州國際燈光節在珠江兩岸璀璨啟幕。這場以“智匯灣區·悅動全運”為主題的光影盛宴,與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第32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形成聯動格局,共同構建起“白天賞花、夜晚觀燈、全天享賽”的全域文旅新體驗。
燈光節主會場的花城廣場與海心沙亞運公園展出了36組精心遴選的作品,通過“智匯灣區”與“悅動全運”兩大主線,展現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活力。開幕當晚,廣州塔、東塔、西塔首次實現聯動,一場震撼的光影秀點亮了珠江兩岸,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承載著深厚廣州番禺文化基因的“大鰲魚”華麗返場。
非遺瑰寶 百年鰲魚舞動現代光影
曾在第十五屆全運會開幕式上驚艷四座的巨型“大鰲魚”裝置,此次驚喜返場燈光節,成為連接兩大盛事的“文化使者”。當“大鰲魚”出現在燈光節現場時,游客們紛紛舉起手機記錄下這一寶貴瞬間,“全運會開幕式沒能去現場,今天在燈光節這里看到了,感覺很震撼。”游客程先生激動地分享道,鰲魚這一文化符號一直深受嶺南人民的喜愛,能夠在廣州這一國際性的燈光活動中看到,感到很自豪。
鰲魚作為廣州番禺重要的文化符號,其歷史發展足跡可追溯至近600年前的沙涌村。在廣州番禺沙涌村,鰲魚舞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歷經世代傳承,至今仍有一批手藝人默默守護著這門古老的民間藝術。他們堅守傳統扎作工藝和鰲魚舞步法技藝,讓象征著“獨占鰲頭”吉祥寓意的鰲魚形象得以在新時代繼續綻放光彩。正是這份深厚的民間底蘊,為燈光節上的現代光影裝置注入了靈魂,讓嶺南非遺的獨特魅力通過嶄新的表現形式,點亮了花城的夜空。
傳統新生 數字窗欞映照嶺南韻味
在海心沙亞運公園里,燈光作品《花窗映見》吸引了眾多市民駐足打卡。該作品巧妙地將富有嶺南特色的滿洲窗搬進燈光節現場,通過與LED“數字滿洲窗”的創新結合,呈現出廣州傳統與現代融合發展的獨特氣息。
該作品設計師之一、來自新加坡的梁益榮(Craig Neo)分享了他的創作理念:“我們希望通過數字技術讓傳統建筑元素‘活’起來。滿洲窗的光影變化就像城市的呼吸,既保留著歷史的溫度,又跳動著現代的脈搏。”其合作設計師何楚媚補充道:“每一扇窗都是一幅畫,我們只是用光作為新的顏料,重新繪制這些嶺南文化的精粹。”
這種藝術形式的靈感源泉,同時也深植于廣州番禺的土壤之中。在被譽為“嶺南園林瑰寶”的余蔭山房,各式各樣、造型豐富的滿洲窗本身就是一道迷人的風景線,常年吸引著大量游客前來打卡。這些傳統的滿洲窗利用套色玻璃蝕刻工藝,在日光映照下能投射出絢麗斑斕的光影,讓靜止的空間瞬間生動起來,堪稱嶺南建筑智慧的結晶。當設計師們得知滿洲窗和這次燈光節展出的“大鰲魚”都在廣州番禺有著更深層次的體現時,大家紛紛表現出濃厚興趣:“找機會一定去廣州番禺走走,親身感受那里獨具嶺南特色的城市氛圍。傳統文化保存得如此完好的地方,一定能給我們的創作帶來更多靈感。”
同樣源自番禺的文化瑰寶還有燈光節開幕式演出的舞蹈節目《賽龍奪錦》,其原曲正是來自番禺沙灣何氏三杰創作的廣東音樂名曲。這支曲子所體現出的嶺南人民奮勇爭先的精神歷經百年傳承,如今在燈光節的舞臺上以全新的藝術形式重現活力,展現出廣州番禺文化元素的持久生命力。
產業力量 “番禺智造”托起光影盛宴
在這場璀璨奪目的光影盛會背后,廣州番禺的多個燈光音響企業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來自廣州番禺的行業龍頭深度參與了本屆燈光節,這些“番禺智造”的力量,確保了每一處光影細節的完美呈現。
這不僅僅是幾家企業的個體行為,而是番禺區燈光音響產業整體實力的集中展現。近年來,為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燈光音響產業體系,番禺區成立了燈光音響產業鏈工作組,構建起“區級鏈長+區級副鏈長+鏈主+副鏈長+成員單位+工作專班”的工作推進體系,著力推動番禺燈光音響產業從集聚化發展向集群化發展躍升。
目前,番禺區正重點推進三大產業基地建設。這些基地不僅為企業提供優質集聚平臺,更助力燈光音響產業從傳統制造向舞臺科技、文旅元宇宙領域跨越。從卡塔爾世界杯的炫酷場館到全球頂級巨星演唱會的舞臺,廣州番禺燈光音響企業的產品與服務正頻頻亮相世界級場合。這些民族品牌正在憑借過硬的技術實力和創新能力,在國際市場上贏得了一席之地,展現出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的華麗轉身。
11月16日—26日,在這場以光為媒的城市盛事中,廣州番禺不僅貢獻了文化符號,更展現了將文化資源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能力。當傳統與現代交織,當文化與科技共鳴,獨特的番禺印記正在這場國際光影盛會中煥發新的光彩,展現出深厚文化底蘊與“硬核”產業實力相輔相成的區域魅力。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