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粵港澳三地攜手承辦的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已圓滿落下帷幕,賽場上,體育健兒奮勇爭先、屢創佳績;賽場外,廣州賽區“全運藍”同樣成績亮眼、圈粉無數。
開幕式當天,廣州PM2.5日均濃度15微克/立方米,開幕式期間達到8微克/立方米的超低水平,以“廣州藍”為賽事拉開完美序幕。全運會舉辦期間,廣州空氣質量優良率達100%,PM2.5平均濃度18微克/立方米,實現了“1字頭”的重大突破。從驚艷開幕到圓滿閉幕,廣州不僅超額完成既定空氣質量保障目標,更以生態實績詮釋了“美麗全運”的深刻內涵,讓“全運藍”成為貫穿盛會的鮮明底色。
這份“全運藍”的背后,是廣州全市上下“不松勁、不缺位”的堅守與擔當。依托“1+11+N”督導幫扶體系,廣州創新踐行“邊會商、邊指揮、邊發現、邊調度、邊整改、邊反饋、邊評估”的工作模式,抓好抓實各項強化保障措施,措施執行率達100%。每日聯合省、市氣象部門及專家團隊,依托全運空氣質量保障指揮平臺,滾動分析氣象變化態勢與空氣質量演變趨勢,為精準施策提供科學支撐。利用“在線監測+高空瞭望系統+揮發性有機物走航+道路積塵走航+飛航靈嗅”等即時感知技術手段,第一時間鎖定異常排放,第一時間指揮調度,第一時間核查整改。投入300輛搭載監測設備的出租車、50輛搭載降解功能設備的公交車,嚴格落實柴油貨車管控要求,加密重點道路清掃保潔和灑水頻次。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