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3日,“灣區全運 廣州創意”媒體采訪活動在廣州市智慧城市運行中心多功能廳舉行。十五運會開幕式上火出圈的“鰲魚”如何誕生?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新晉“頂流”——“喜洋洋”“樂融融”為何惹人喜愛?火遍全網的“廣州喜樂包”承載著哪些創意?這些答案都在這場活動中揭曉。

“喜洋洋”和“樂融融”與廣州塔同框。
“鰲”游天海:“人魚合一”造就驚艷表演
在近期舉行的十五運會開幕式上,一尾“鰲魚”游遍全場,引來觀眾陣陣驚呼。采訪活動現場,開幕式美術總設計尚天寶詳解了這條巨型“鰲魚”的“誕生”過程:將傳統花燈與大型空飄技術結合,利用多分段造型氣囊、仿生科技,展示魚躍天海的飄逸狀態,借助氦氣空飄的隨機性,以顛覆性手段重新定義了飛行藝術裝置的邊界。
值得一提的是,“鰲魚”在開幕式現場的遨游軌跡,由來自武校的少年武者通過繩索牽引實現。“這些武校的學生每天勤于鍛煉,與這個不受控的空飄‘搏斗’,最終讓‘人魚合一’,造就了神話一樣的表演。”
與此同時,精心設計的開幕式門票也讓觀眾們印象深刻。省廣集團第二事業群營銷中心總經理毛義潯表示,團隊歷經數十輪方案的頭腦風暴、反復打磨與嚴格評審,最終“躍動”與“逐夢”兩套方案脫穎而出,以“融匯傳統、面向未來”為核心理念,系統融入嶺南文化精髓與灣區國際風貌,從“利是、立式、歷史、立勢”四個維度,成功詮釋了賽會精神與地域氣質。
據介紹,門票設計以大面積“中國紅”渲染票面,整體呈現“利是封”的經典形態。“躍動”與“逐夢”方案突破傳統橫版制式,創新采用立式設計。
其中,“躍動”方案以廣東奧體中心體育場俯視圖為核心元素,其頂棚造型動感如吉祥物“躍出灣區碧波”,呼應“躍動大灣區”主題。飄帶部分以十五條流線金絲構成,既暗合“十五運”之數,亦形似體育跑道,象征拼搏向前的競技精神。禮花點綴其間,傳遞對盛會的美好祝愿。“逐夢”方案則以金色筆觸勾勒天河體育中心輪廓,喻示六運會、九運會以來廣州與全運一脈相承的城市體育文脈。設計不僅注重視覺表達,更承載深遠的象征內涵。紅色與金色交融、歷史與未來對話,勾勒出粵港澳三地文化共融、協同發展的宏大愿景。
設計“出圈”:讓公眾參與“二創”乃至“三創”
近期,憨態可掬的吉祥物“喜洋洋”“樂融融”火遍大街小巷。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吉祥物“喜洋洋”“樂融融”設計師劉平云表示,此次十五運會吉祥物“火出圈”,吉祥物表演者的作用非常大,他們的有趣動作賦予了吉祥物人格化,加深了大家對吉祥物的印象。在他看來,“喜洋洋”和“樂融融”已不僅是吉祥物,更是承載賽事激情、輸出灣區故事、傳承文化敘事的重要載體。“我們在發布前完成的設計只是首創階段,讓公眾參與‘二創’乃至‘三創’都是設計的一部分。”
十五運會開幕式后,“廣州喜樂包”成了全網都想要的熱門單品,主設計師曾振偉表示:“當吉祥物回歸到二維平面的狀態時,如何與人產生互動感?我提取了兩只可愛的海豚的面目部分,把兩個最閃亮的大眼睛作為設計主題。”為滿足更多人的喜好,綜合考慮材料、材質、色彩等方面,曾振偉設計了四個款式。開幕式結束觀眾離場時,看到大家背著“喜樂包”,曾振偉非常興奮。
“喜洋洋”“樂融融”的文創產品也大受歡迎。廣州文化集團產業運營公司副總經理彭浩介紹,在十五運會開幕式前后,文創產品的火爆程度遠超想象,目前成為爆款的十五運會特許商品有十幾二十款。“我們對廣州的文創市場充滿了信心,接下來會把更多IP和非遺融入文創開發當中。”
“夢幻聯動”:全運元素為廣州注入獨特魅力
在廣州,第32屆廣州園林博覽會秋季場也將全運元素融入一草一木。廣州市林業和園林科學研究院工程中心副主任、高級工程師侯永峰表示,坐落于廣州城市客廳花城廣場的《廣·木棉》藝術裝置是最具全運特色的作品之一。它緊扣十五運會主題,采用15片線條利落的“廣”字構件,巧妙拼出一朵巨型的廣州市花——木棉花;十五運會吉祥物“喜洋洋”“樂融融”矗立在裝置頂端,以藝術綠雕的形式展現全運會的活力。
近日,廣州地鐵里一組以“運動番茄”為主題的廣告在社交媒體上火了,廣告巧妙利用番茄萼片的造型,演繹全運會比賽項目的標志性動作。廣州地鐵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余小峰介紹,希望借助地鐵這一流動的公共空間,把競技體育的拼搏精神轉化為大眾可感知、可共鳴的視覺語言,讓品牌與賽事、城市與人之間產生更深層次的情感鏈接,體現出城市傳播的溫度、拉近市民與全運會的距離。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