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五運會成功舉辦 為粵港澳更廣泛合作提供實踐范例 多項世界紀錄被超越
星河閃耀,天海一心。
11月21日晚,十五運會落下帷幕。由粵港澳三地共同舉辦的這屆全運盛會,不僅開創了全新的辦賽模式,更見證了中國體育的榮光。
全運會不僅是競技體育四年一次的大檢閱,也是奧運新周期的開年戰。粵港澳大灣區成功舉辦十五運會,為未來粵港澳在更廣泛領域的合作提供了實踐范例。“全國賽事辦出了奧運范兒”,這是國際奧委會主席考文垂對三地聯合辦賽給出的高度評價。國際奧委會終身名譽主席巴赫也說:“十五運會的組織工作非常出色,賽事也很精彩。我希望未來粵港澳大灣區能爭取舉辦更多國際體育賽事。”
灣區好“運”,十五正芳華。讓我們重溫十五運會的十五個經典瞬間,以體育為媒,見證粵港澳大灣區同心筑夢、協同發展的強大優勢與美好前景。
12小項奪冠成績超巴黎奧運會
11月21日,十五運會組委會在深圳舉行新聞發布會。會上透露,十五運會創超8項世界紀錄,還有12個小項奪冠成績超過巴黎奧運會冠軍成績,全面展示了我國競技體育發展成就。
據十五運會組委會副主任、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佟立新介紹,本屆全運會在田徑、游泳、射擊、舉重、場地自行車、攀巖等有紀錄項目中,創超8項世界紀錄、5項世界青年紀錄、13項亞洲紀錄、10項亞洲青年紀錄、14項全國紀錄、7項全國青年紀錄,12個小項奪冠成績超過巴黎奧運會冠軍成績,全面展示了我國競技體育的發展成就。
據介紹,東道主廣東、香港、澳門以承辦全運會為契機,推動本地區競技體育實現更好發展,均取得優異表現:廣東競技體育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金牌總數穩定保持在第一集團前列;香港首次獲得游泳、帆船、擊劍、橄欖球等項目的全運會金牌,金牌總數實現較大幅度增長;澳門派出最大規模代表團,多數項目首次參加全運會,在乒乓球、鐵人三項、女子排球等項目上有亮眼表現。
健兒頑強拼搏 廣東名列前茅
在十五運會上,廣東代表團頑強拼搏,奮勇爭先,共有1072名運動員參加競體比賽,獲得44金46銀44銅;808名運動員參加群眾賽事活動,獲得36金12銀17銅以及展演項目5個一等獎(含粵港澳聯隊)、4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充分體現了廣東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協調發展、相互促進的最新成果。加上按國家體育總局有關政策規定帶入的第十四屆全國冬運會、首屆全國青少年三大球運動會、首屆全國青少年田徑運動會等賽事成績(廣東累計14金19銀10銅),廣東代表團共計獲得94金77銀71銅,在各代表團中名列前茅。
廣東競體保持優勢
參賽項目亮點突出
廣東鞏固保持競技體育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傳統強項發揮出色,跳水6金1銀2銅、田徑6金4銀2銅、體操5金3銀1銅,是代表團的奪金主力。
奧運新興項目表現亮眼,滑板3金1銀1銅,攀巖斬獲2金2銀3銅,小輪車1金1銀1銅,廣東首次登上全運會小輪車比賽最高領獎臺,海岸賽艇廣東組合奪得混合雙人雙槳冠軍,這是該項目明確列入奧運會、全運會后產生的首枚全運會金牌。
集體球類展現雄厚實力,廣東男籃成年組、U22組、U18組攜手登頂全運會男籃最高領獎臺,女籃時隔八年重奪全運會冠軍;廣東男子水球強勢登頂,成為全運會“六冠王”;廣東足球取得2銀2銅,創造了自1987年以來的歷史最佳戰績;廣東女子手球打進決賽創全運會參賽歷史最佳;男子曲棍球和棒球廣東也各收獲一枚銀牌。
其他部分項目也有優異表現,如跆拳道、拳擊、高爾夫球、馬術等分別拿下2枚金牌,為代表團作出突出貢獻。舉重運動員彭翠婷在女子81公斤級決賽中以128公斤的抓舉成績創造了新的全國紀錄,并超越世界紀錄,拿下了一枚分量十足的金牌。

11月11日,廣東隊選手陳燁在滑板項目比賽中奪得冠軍。
老將新秀接力傳承
南粵健兒賡續榮光
十五運會賽場上,謝思埸、蘇炳添、劉虹、劉詩雯等一批久經沙場的廣東老將用堅持與熱愛詮釋了體育精神,他們的堅守與追求鼓舞了整個代表團。
謝思埸克服傷病困擾,奪得跳水男團和男雙3米跳板2枚金牌;蘇炳添領銜廣東隊出戰田徑男子4×100米接力決賽,最終以0.03秒之差錯過領獎臺,完成謝幕;38歲的競走老將劉虹和31歲的搭檔王凱華拼到極限最終獲得馬拉松競走混合接力第四名;六度征戰全運會的劉詩雯攜手林高遠,“詩和遠方”上演精彩逆轉,勇奪乒乓球混雙金牌;花樣游泳“雙生花”王柳懿、王芊懿盡顯力與美,順利摘得雙人項目金牌;第三次參加全運會的34歲老將李劍鳴穩健發揮,勇奪男子南拳全能冠軍;廣東馬術隊在顧兵、黃焯欽、梁銳基等老將帶領下獲得2金1銀3銅。
此外,已經征戰兩屆奧運會、一屆全運會的跳水賽場“老將”全紅嬋克服傷病困擾,參加本屆全運會2個小項比賽,為廣東蟬聯跳水女團金牌作出突出貢獻。
與此同時,有眾多“05后”小將初登全運會舞臺便嶄露頭角,敢打敢拼。本屆全運會廣東代表團共有128名金牌獲得者,平均年齡為24.3歲,其中有39名“05后”,有45名運動員為首次參加全運會;共有420名獎牌獲得者,平均年齡為23歲,其中有169名“05后”,有198名運動員為首次參加全運會。
在體操青年組比賽中,廣東體操“小花”奮勇爭先,包攬十五運會女子體操青年組3塊金牌,15歲新星柯沁沁兼項參加成年組比賽,一舉奪得5金2銀,是本屆全運會奪金最多的女運動員;滑板項目13歲小將鄒明珂及17歲的陳燁不畏強手,分別拿下女子、男子碗池賽冠軍;15歲攀巖小將李美妮頂住壓力,勇奪女子攀石冠軍;15歲跳水小將謝佩鈴和黃建杰分別幫助廣東跳水隊奪得女子、男子團體冠軍;高爾夫球的許贏、田徑的許鑫龍也以出色表現,幫助隊伍拿下高爾夫球女子團體和田徑4×400米混合接力冠軍。
十五運會共設置27個青年組小項,體操青年女團、男籃U22組、男籃U18組、女足U16組、男足U20組、羽毛球U18女團、乒乓球U18男團、女籃U18組、男足U18組等項目廣東小將表現優異,共奪得5金4銀3銅,彰顯廣東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的厚實基礎。
廣東群體盡綻風采
譜寫全運歷史新篇
廣東深入開展群眾體育運動取得卓越成效。為深入踐行“全民全運、全運惠民”理念,廣東精心選拔來自各行各業的運動健兒參與群體項目角逐,讓全運會從專業選手的“獨角戲”真正成為全民共享的“體育嘉年華”。
賽場上,廣東在龍舟、毽球等項目包攬金牌,籃球、足球、網球、羽毛球、輪滑等大眾項目以及國際象棋、圍棋、橋牌等智力運動項目全面開花,太極拳展演韻味十足,粵港澳聯隊斬獲十五運會群眾展演舞龍舞獅項目(南獅自選)一等獎,彰顯了廣東群眾體育項目全覆蓋、發展“百花齊放”的蓬勃格局。
此外,賽事機制創新推動粵港澳聯合組隊,三地運動員在龍舟、龍獅等項目中協同訓練、共展風采,不僅體現了“一家人、一條心、一起干”的區域協同合力,也為深化粵港澳大灣區文體領域合作、推動文化繁榮發展提供了生動實踐。
廣東不僅以亮眼答卷完成了群眾體育發展成果的集中檢閱,更用鮮活實踐書寫了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時代篇章。廣東代表團憑借敢打敢拼的昂揚姿態斬獲卓越戰績,為體育強省建設堅實筑基;更以體育為紐帶,凝聚南粵大地敢為人先的奮進力量,向全國傳遞嶺南體育的活力與溫度,為健康中國建設持續注入源源不斷、強勁有力的廣東動能。
精彩瞬間
三地代表團首次攜手入場
十五運會開幕式上,粵港澳體育代表團首次攜手入場,象征團結與共融發展。本屆全運會首次由粵港澳三地聯合舉辦,是全運會辦賽史上的創舉,承載著三地同心的愿景,注定不同凡響。最后三棒火炬手——廣東田徑運動員蘇炳添、香港擊劍運動員張家朗、澳門武術運動員李祎共同點燃主火炬“天海之冠”。
十五運會主火炬的創意和寓意極佳,它由三根支柱托舉圓環,支柱代表粵港澳三地,圓環呼應“同心圓”主題,寓意“三地同心,中華夢圓”。

十五運會開幕式上,粵港澳三地運動員入場。
吉祥物“喜樂融融”出圈
十五運會吉祥物“喜洋洋”和“樂融融”是萌萌的小海豚,頭上頂著三朵小水花,代表著粵港澳三地,被網友稱贊“可愛到發芽”。其原型本是中華白海豚,卻意外以“大灣雞”的昵稱火爆出圈,成為全網“頂流”。“大灣雞”的熱度不斷攀升,據悉,“大灣區制造”的“喜樂融融”目前已經上市了涵蓋20大類2800余款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特許產品,總額突破6.8億元人民幣,全新預售也正在展開。
此外,鰲魚同樣是開幕式亮點,其形象源自嶺南民俗,寓意“獨占鰲頭”“如魚得水”。它首次以“空飄”形式亮相大型賽事開幕式,立即廣受追捧。之后,它不僅在燈光節“返場”,也“游”進了閉幕式,多地也推出了以鰲魚為主題的文旅項目,進一步激活地方文化資源。
跨境賽事絲滑通關
11月8日,全運會歷史上首個跨境比賽——十五運會公路自行車男子個人賽舉行,從珠海出發,穿越澳門、香港,馳騁港珠澳大橋,通過人臉識別、前置查驗等技術手段,運動員在全程231.8公里的賽道上6次經過口岸,享受絲滑通關體驗。最后,山東隊劉志城奪得這項極具歷史意義的冠軍。

11月8日,公路自行車男子個人賽決賽開賽,參賽選手經過港珠澳大橋閘口。
11月15日,全運會首個跨境馬拉松比賽也從深圳跑進香港,男子冠軍“寧夏玫瑰”何杰的拼搏讓寧夏代表團十五運會首金更加奪目,獲得女子冠軍的云南隊選手張德順則表示:“賽道沿途展現了深圳和香港的地標性建筑,這是一次不同尋常的體驗。”粵港澳三地高效的溝通和協調機制,強化了在通關、安保、物流等領域的融合,為未來區域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充分體現了大灣區協同發展的強大優勢和美好前景。
港澳賽區成“歡樂全運海洋”
香港和澳門首次承辦全運會比賽,香港賽區的全運會首金是女子沙排,花落福建隊的薛晨/曾津津;澳門賽區的全運會首金來自乒乓球U18混合雙打,花落四川隊的高雨欣/夏志芃。

11月8日,沙灘排球女子決賽在香港舉行。
港澳賽區街頭隨處可見全運會主題燈飾與標語,市民觀賽熱情高漲,乒乓球、橄欖球、擊劍等賽事太火爆,門票早早售罄,賽場活力四射,周邊銷售也異常火爆,全城沉浸在“歡樂全運海洋”的氛圍中。港澳賽區以澎湃的“全運熱浪”向世界展示城市魅力,呈現港澳加速融入大灣區、書寫協同發展新篇章的生動場景。

全運會香港賽場氣氛熱烈。

香港街頭,全運會氛圍濃郁。
香港代表團創全運會歷史最佳戰績
香港自行車運動員李思穎在香港賽區的場地自行車比賽中主場收獲全能賽冠軍,成為十五運會的“三冠王”,也刷新了香港運動員單屆全運會的金牌紀錄。
香港代表團在自己的優勢項目上也取得優異成績。何詩蓓在女子200米自由泳比賽中奪冠,為香港游泳隊取得了全運會游泳金牌零的突破,香港代表團一舉獲得3枚游泳金牌,加上首奪帆船、橄欖球、擊劍金牌,最終以9金2銀8銅共19枚獎牌,創造歷史最佳戰績。
乒乓“頂流”巔峰對決
乒乓球比賽流量爆棚,萬眾矚目,王楚欽與樊振東會師男單決賽,馬龍+王楚欽VS許昕+樊振東,北京隊和上海隊決戰男團金牌。樊振東在男單半決賽和決賽中先后戰勝了王楚欽和林詩棟,最終奪得冠軍,他也成為繼馬龍之后成功衛冕全運會乒乓球男單冠軍的選手。
女單決賽對陣,王曼昱頂住了孫穎莎的進攻蟬聯冠軍,她也是第4位在該項目上實現衛冕的選手,陳夢則戰勝了朱雨玲,奪得銅牌。

11月16日,樊振東在乒乓球男子單打金牌賽中奪得冠軍。
“亞洲飛人”蘇炳添的“最后一舞”
11月20日,十五運會田徑比賽在廣東奧體中心收官,其中最受矚目的就是男子4×100米接力決賽,36歲的“亞洲飛人”蘇炳添上演“最后一舞”,廣東隊以38秒71獲得第四名,“蘇神”遺憾地與獎牌擦肩而過,但完賽后蘇炳添繞場一周向觀眾致意,43000多名觀眾齊唱《講不出再見》。發表退役感言之后,蘇炳添正式掛靴。

11月20日,蘇炳添完賽后向觀眾致意,正式掛靴。
十五運會的田徑場上留下了諸多經典時刻,16歲的浙江選手陳妤頡以11秒10奪得女子100米金牌,成為全運會史上最年輕的女子百米冠軍,打破了塵封28年的亞洲青年紀錄,此外還有劉景揚的爆發,鞏立姣“五連冠”含淚告別……運動員的拼搏精神感動了每一位觀眾。

11月19日,田徑項目女子100米欄決賽中,廣東女將劉景揚強勢逆襲,奪得冠軍。

11月19日,十五運會田徑項目男子200米決賽現場,廣東隊選手施君豪(右)和隊友林健豪在賽后擁抱慶祝。他們分獲冠軍和亞軍。
泳池“后浪”洶涌 張展碩斬獲5金
汪順和徐嘉余兩位老將在十五運會上完美收官,前者實現了男子200米和400米混合泳“雙料”四連冠,徐嘉余則包攬了男子50/100/200米仰泳的三枚金牌。
本屆全運會游泳比賽“后浪洶涌”,令人印象更為深刻。山東隊的18歲小將張展碩包攬了男子200/400/800/1500米自由泳的冠軍,加上男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的冠軍,他在本屆全運會上收獲了5枚金牌,創造了3項全國青年紀錄以及400米自由泳的世界青年紀錄,在1500米自由泳比賽中也游出了個人最佳成績。此外,13歲的河北隊小將于子迪也包攬了女子200米和400米混合泳的冠軍,以2分07.41的成績打破了塵封13年的女子200米混合泳亞洲紀錄,該紀錄是由當年只有16歲的葉詩文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創造的。

11月10日,山東隊選手張展碩在男子400米自由泳決賽中。
廣東跳水隊實現男團“八連冠”
跳水比賽在十五運會開幕式前就掀起高潮,東道主廣東隊獨攬6金,領跑群雄;湖北隊也創下歷史佳績,展現實力。其中,由謝思埸、陳艾森兩位奧運會冠軍領銜,廣東跳水隊實現男子團體的八連冠。謝思埸也是十五運會廣東代表團開幕式旗手,陳艾森在開幕式上作為運動員代表領誓,他也在本屆十五運會上宣布退役。
此外,火爆跳水賽場的全紅嬋說“我很棒”,王宗源和陳芋汐獨領風騷,練俊杰在男子全能和10米臺比賽中戰勝曹緣,女子3米板陳藝文、林珊、陳佳“神仙打架”,還有男、女10米臺上“小小將”們向名將發起沖擊,都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11月2日,全紅嬋(右)搭檔王偉瑩出戰女團雙人十米臺項目。
廣東包攬男女籃成年組冠軍
11月20日晚,廣東U22男籃逆轉山東隊奪冠,這是廣東籃球在十五運會競體比賽中收獲的第四金。廣東籃球隊包攬了男子成年、U22、U18三個組別的金牌,還獲得了女子成年組的冠軍和女子U18的銅牌。
在獎牌大豐收的同時書寫了兩項歷史——廣東男籃成為近幾屆全運會第一支“三冠王”球隊,廣東成為全運會歷史上首個單屆包攬男女籃成年組冠軍的代表團。此外,在群眾組比賽中,廣東代表團在“五人籃球”賽中斬獲3金,又包攬了“三人籃球”的兩項冠軍。

11月12日,廣東隊在男籃決賽中奪得冠軍。
香港教練叱咤女足賽場
11月12日,男足U20的決賽,湖北隊歷史性地贏得這枚男足金牌。
香港女教練陳婉婷執教江蘇隊,獲得女足成年組冠軍,也寫下史上一筆。陳婉婷2019年來到內地執教。她說:“此次全運會由粵港澳三地聯合舉辦,我也是‘東道主’。”陳婉婷認為,很多香港和澳門的運動員、教練員深度參與內地重大體育賽事,對三地體育交流和人才培養有著積極推動作用。“我希望港澳運動員在內地職業足球俱樂部中有更多表現機會,也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名更優秀的教練員,為中國女足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滑板少年斬獲多枚金牌
十五運會滑板共設4個小項,廣東隊奪得3金成為最大贏家。3枚金牌被青少年選手獲得——鄒明珂13歲、陳燁18歲、崔宸曦15歲,摘得獎牌的12人中有9人尚未成年,包括大家熟悉的鄭好好。男子街式冠軍被25歲的廣東隊“老將”潘家杰獲得,他說:“小朋友們都很厲害,就保持好的心態去滑板吧,怎么開心就怎么去玩。”
霹靂舞和攀巖比賽等新興項目深受青少年追捧。15歲的廣東小將李美妮在女子攀石賽中摘金,是女子決賽唯一完攀全部四條線路的選手,成為本屆全運會攀巖項目最年輕的冠軍,此前,李美妮已手握兩枚世青賽攀石金牌,這是她首次在成人大賽中摘金。
海岸賽艇首枚金牌花落廣東
跟隨奧運會的腳步,海岸賽艇在十五運會首次成為全運會正式比賽項目。11月16日,海岸賽艇混合雙人雙槳決賽,廣東隊王云飛/張桂萍奪冠,贏得本屆全運會的海岸賽艇首金,全運會歷史上首枚海岸賽艇金牌花落廣東。
同時,與奧運接軌,一些傳統項目也新增了部分小項,包括個別男女混合的小項;游泳增加了多個50米的短距離小項,徐嘉余歷史性包攬男子50/100/200米仰泳冠軍;足球也首次增加了男、女子U16小項的比拼,北京隊和上海隊分別奪冠。此外,現代五項比賽,新、老五項史無前例共存,山東隊的名將張明煜包攬新、老五項女子個人冠軍。

11月16日,廣東隊組合王云飛(左)/張桂萍在海岸賽艇混合雙人雙槳決賽中。
廣東小花榮膺體操“五冠王”
體操作為中國體育的優勢項目之一,由奧運冠軍鄒敬園、“全能王子”張博恒領銜,名將們在十五運會上都有不俗的表現。其中,15歲的廣東體操小花柯沁沁表現搶眼,她一人獨攬5金2銀,包攬了青年組和成年組的女子個人全能冠軍。柯沁沁不僅擁有一定的動作難度優勢和出眾的動作規格,比賽也特別淡定。柯沁沁還有姣好的面容和甜美的笑容,性格活潑可愛,成為隊伍的顏值擔當。

11月17日,廣東隊選手柯沁沁在女子平衡木決賽奪得冠軍。
中國射擊五超世界紀錄
本屆全運會,中國射擊從實力水平、人才梯隊到競技版圖,都展現出令人欣喜的變化和強勁活力,整體積淀形成了良好的“代際共振”。本次射擊比賽共有10人次在5個小項中超越世界紀錄,其中3個為奧運項目,15人次在8個小項中超亞洲紀錄,6人次在3個小項中創造全國紀錄。巴黎奧運冠軍劉宇坤將自己創造的男子50米步槍三姿世界紀錄提高了1.2環,14歲的安徽初中生劉子揚首次亮相全運會就在男子10米氣手槍團體決賽中奪金。

11月15日,廣東隊組合竇旭陽/車雨霏(右)在射擊項目比賽中。
在其他中國體育的優勢項目中,舉重方面,劉煥華、廖桂芳、彭翠婷共貢獻3個超世界紀錄的成績;羽毛球方面,名將有得有失,“雅思組合”鄭思維/黃雅瓊首次贏得全運會混雙冠軍,完成金牌超級滿貫;網球方面,吳易昺三戰全運會首奪男單冠軍,“五朝元老”朱琳也終于贏得女單冠軍。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