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的粵港澳大灣區,成了世界矚目的焦點。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在這里舉行,13天、19城、近萬場賽事,1.4萬名運動員為夢想拼搏,8項世界紀錄被打破,誕生了無數載入史冊的精彩瞬間。
境內外共有366家媒體、超過3300名記者參與采訪報道,將賽事精彩傳遍全球。11月8日至23日,全網關于十五運會的報道約148.8萬條,點擊量411.97億次,討論量3.74億次。數字背后,是全國人民甚至全球網民對體育精神的熾熱向往。
這場體育盛事,躍動著整個大灣區協同發展的強勁脈搏,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進程中一座新的里程碑。作為粵港澳三地首次聯合承辦的大型體育賽事,十五運會探索的“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規三地”新機制,讓人員、物資、信息在這片熱土上高效流通,“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在這場盛會中綻放出新的光彩。

11月9日,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開幕式在廣州舉行,廣東、香港、澳門體育代表團在入場儀式上共同入場。
“超級盛會”引發全球關注
11月21日晚,隨著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的圣火在深圳前海歡樂劇場緩緩熄滅,粵港澳三地首次聯合承辦的全國水平最高、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綜合性運動會圓滿落幕。
黨中央、國務院著眼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動港澳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作出重大部署,由廣東、香港、澳門聯合承辦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這既是全運會辦賽史上的創新實踐,更是“一國兩制”在體育領域的創新實踐,全國關注、舉世矚目。據有關部門權威統計,11月8日至23日,全網關于十五運會的報道約148.8萬條,點擊量411.97億次,討論量3.74億次。
把鏡頭拉回到11月9日,十五運會當晚在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盛大開幕,開幕儀式展演隆重熱烈、萬眾矚目,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出席開幕式并宣布運動會開幕,全場6萬觀眾齊聲歡呼、掌聲如雷,充分展現了緊跟總書記、奮進新征程的精神氣象。
“最打動我的還是開幕式上科技和文化的完美融合。”國際奧委會主席考文垂此次中國行的第一站就是9日出席十五運會開幕式,她用“嘆為觀止”形容這次開幕式。“中國總能很好地呈現鮮明的文化特色,真的讓我感到無比震撼。”考文垂說。
這次被譽為“超級盛會”的全運會是“一國兩制”在體育領域的創新實踐,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既展現了現代化建設成果,呈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強化了中華民族認同,彰顯了制度優勢,吸引了全球媒體關注。
據統計,十五運會期間,境內外共有366家媒體、超3300名記者參與采訪報道。開閉幕式直播全國累計收視近2億人次,充分展現嶺南風韻和科技實力。主轉播機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各頻道累計直播賽事834場次,全國各電視頻道累計收視33.31億人次。
精彩瞬間頻頻刷爆網絡
十五運會賽場內外那些破圈傳播的溫情與熱血瞬間,詮釋了體育精神的“廣度”與“溫度”。
本屆全運會共突破8項世界紀錄、5項世界青年紀錄、13項亞洲紀錄,12個小項奪冠成績超越巴黎奧運會冠軍水平。比賽現場的緊張激烈和動人瞬間,運動員刻苦訓練、頑強拼搏的感人故事,弘揚了昂揚向上的中華體育精神,展示了體育強國建設的巨大成就。
全運會的精彩,不只在于紀錄被刷新的熱血沸騰,更在于那些直抵人心的溫暖共鳴。
文明觀賽的風尚為賽場注入持久的文化力量:U20男足決賽中,廣東隊輸掉點球大戰后,球迷仍高歌鼓勵,并為奪冠的湖北隊送上掌聲;當女子一萬米決賽進入最后時刻,跑道上僅剩一名選手姚潔貞奮力沖刺,全場數萬觀眾在DJ帶動下為她掀起“人浪”。
而賽場之外,科技的脈動同樣創造著震撼人心的畫面。自主研發的“海馬”號深海遙控潛水器深潛1522米采集可燃冰“源火”,實現“深海取冰、燃冰成炬”的創舉;全球首個5G-A人形機器人“夸父”完成火炬傳遞;人形機器人敲響西漢青銅句鑃、奏出《彩云追月》的熟悉旋律……這些躍出體育范疇的科技瞬間,以其前所未有的視覺沖擊力與想象力,與屏幕內外的每一位見證者產生深深共鳴。
十五運會期間,文明參賽、文明觀賽蔚然成風。吉祥物“喜洋洋”“樂融融”爆火出圈,全運會會歌《氣勢如虹》廣泛傳唱,“綠色全運”“科技全運”等話題引發全網熱議。據統計,十五運會期間,共有5665個話題登上各大平臺熱搜熱榜,話題總閱讀量250.32億。
三地同心凝聚奮進力量
粵港澳三地聯合承辦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彰顯了“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為未來區域更好融合發展提供了實踐范例。體育,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成為大灣區深度融合的催化劑與見證者,讓粵港澳三地真正實現了“1+1+1>3”的聚合效應。
跨境賽事的創新設計,為三地融合寫下鮮活注腳。公路自行車賽首次啟用港珠澳大橋作為賽道,選手通過“無感快速通關”,在半日內完成跨越三地的壯舉;深港馬拉松讓運動員穿越深圳灣口岸往返兩地,充分反映粵港澳大灣區“硬聯通”“軟聯通”“心聯通”的建設成就,凸顯了十五運會在豐富“一國兩制”實踐、彰顯制度優勢、深化粵港澳合作、推動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激發港澳同胞愛國熱情、推動港澳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賽場內外,融合的故事時時上演。這些場景通過媒體的傳播,深深印刻在公眾心中。
三地歌手同唱十五運會會歌、三地同傳十五運會火炬、三地運動員開閉幕式同時進場、三地火炬手共同點燃主火炬、全場共唱歌曲《中國人》等感人瞬間,迅速在網絡刷屏霸榜。港澳媒體充分報道本屆全運會盛況,港澳民眾評價積極、反響熱烈。回望來時路,一個個瞬間感動了無數大灣區兒女,必將永久載入史冊。
龍舟賽場上,首次有粵港澳聯隊參賽,三地健兒共乘一舟;男籃頒獎儀式上,廣東隊主動邀請香港、澳門男籃球員到場地中央,一起留下“粵港澳一家親”的溫馨合影……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畫面時時浮現在人們腦海。隨著“澳車北上”“港車北上”等政策持續推進,更多居民將像運動員一樣,享受到便捷的跨境出行,真切體會大灣區“互聯互通”的時代紅利。
當前,十五運會剛剛結束,殘特奧會開幕在即,粵港澳大灣區必將乘勢而上、再接再厲,以堅實的步伐呈現更多中國式現代化灣區實踐的精彩篇章。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