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硬核保障 暖心守護
水舞臺倒映出漫天光華,三萬盞燈光次第點亮灣區夜空,1500多個日夜的輾轉謀劃,終于在11月9日晚凝成廣東奧體中心的璀璨星光。一場融合嶺南風韻的視聽盛宴,在萬眾矚目下啟幕。
每一秒驚艷亮相,背后都是對“最高標準”與“最嚴要求”的恪守;每一處順暢運轉,都源自無數團隊將挑戰化為責任的擔當。無數個保障團隊直面挑戰,主動扛起肩頭責任,用專業的素養、高效的協作與細致的堅守,將水電氣網的順暢運轉、安全防線的堅不可摧、城市服務的溫情暖意,都融進這場開幕式中。現在,我們走進歡呼聲抵達不了的角落,在鏡頭不曾聚焦的背面,看看為這場盛會筑起最堅實保障的他們。

十五運會開幕式現場,志愿者引導觀眾參與互動。
最強中樞:MOC指揮中心“一屏覽全局”
夜幕下的奧體中心,近三萬盞燈光次第亮起,水舞臺倒映出璀璨星河,水、電、氣、網如血脈般密布交織,在城市生命線的搏動中,構筑起全運會保障體系堅實的基座。
開幕式當晚,音響、巨幕、舞美與特效設備需承受巨大負荷。作為表演用電保障單位,南方電網廣東廣州供電局構筑了一道堅實的供電防線:從3個變電站及儲能電站共敷設8回專用供電線路,確保極端情況下電源自動無感切換,如同一個“超級充電寶”,為開幕式演出提供穩定的電源基礎?!拔覀兝弥腔郾k娤到y,實現全場館負荷、設備、人員等全透明化監控,就像為奧體中心裝上了智慧大腦和火眼金睛,精準保電到每盞燈。”南方電網智慧保電系統負責人湯悅介紹。
在現場應急指揮部內,大屏幕實時顯示著場館周邊供水管網壓力、流量、水質等數據,這是廣州自來水公司的“智慧供水”系統?!拔覀冊趭W體中心東南側和北門各安裝了1臺在線水質監測儀。一旦壓力低于標準值或水質出現異常,系統會立即報警,我們能快速響應處置?!毕嚓P負責人介紹。
在廣州賽區運行保障指揮中心(簡稱“廣州MOC指揮中心”),一份份靜態、紛繁的開幕式運行流程圖,變成了實時、立體化的時空組織圖——245項重要任務、運行時刻、責任人、周邊數據和視頻等要素精準關聯,自動呈現在眼前。這正是賽事指揮的“智慧決策中樞”,它讓全局態勢一目了然。廣州MOC指揮系統首次創新應用“數圖聯動+視圖聯動+表圖聯動”三協同模式,讓沉默的數據“開口說話”,為指揮長點亮“洞察之眼”。指揮長只需滑動“時間軸”,即可掌握當前任務進展與下一階段準備情況。
依托5G-A技術部署,中國移動讓奧體中心內可支持超8萬人高并發業務,滿足現場觀眾即時進行多媒體分享的需求?!伴_幕式和各項賽事的每幀畫面,將通過這里傳向世界。”中國聯通為十五運會建設的廣播電視轉播專網,覆蓋粵港澳三地69個場館與14個核心點位,構建起歷屆全運會規模最大、地市跨度最大、首次實現跨境聯辦、首次采用8K技術的轉播網絡,讓賽事畫面近乎實時地呈現在觀眾眼前。
開幕式前,廣州賽區無線電安全保障團隊便持續對開幕式場館5公里和其他比賽場館3公里范圍開展電磁環境清理,開展常態化信號排查。“保障隊伍實現了對開幕式及比賽場館區域的多重監測覆蓋?!睆V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有關負責人介紹。
無形盾牌:2154個網格實現安?!盁o死角”
開幕式上,進場沒有擁擠,離場沒有滯留——這井然有序的背后,是一張以最高標準織就、以最嚴要求繃緊的全鏈條安全應急防護網。它無聲無息,卻堅不可摧。
安全始于細微?!叭雸鲎C件的‘分區分時’管理,就像一張無形的安全濾網?!睆V州天河公安分局安保辦副主任王權說,通過不同證件的動態切換,安保團隊能實時掌握入場人員的身份與活動范圍,一旦出現證件與時段、區域不匹配的情況,就能第一時間排查,從流程上確保入場環節的安全。
這只是冰山一角。為了精準測算人流峰值與疏散能力,廣州公安安保團隊將防線前置,反復推演:安全通道設置是否合理、民警崗位視線是否存在死角、消防通道寬度是否達標……每個細節都歷經千錘百煉,只為將風險化解。
視線轉向場館內部,廣州市消防救援支隊311名指戰員組成的精銳力量,筑起了一道堅實的賽事“防火墻”。
其中,焰火舞臺專班由14名消防指戰員組成,他們兩人一組在通道兩側巡查,不時用紅外線測溫儀檢查燈具溫度?!拔覀兯撠煹膮^域內有焰火燃放裝置等重要設備1100余個,其中過半為燈光和音響設備?!睂0嘭撠熑苏f,“我們配備14套隨身裝備和2套班組裝備,對任務區域內的電纜電氣設備、消防設施和過載短路等風險隱患進行不間斷巡查,確保萬無一失。”
廣州賽區構建起一個“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反應迅速、運轉高效”的醫療保障生命線。10家三甲醫院設立的23個醫療站點、6支專業應急救援隊伍、21臺救護車隨時待命,與全線打通的醫院綠色通道共同構成了一個從現場到醫院的無縫銜接救治網絡。此外,每組2名醫護和3名醫療志愿者組成的40個網格急救組共200人覆蓋全場。他們背負AED和急救藥品,每人負責約100米范圍的巡視,任何角落一旦發生意外,“第一目擊者”都可第一時間發現問題、緊急處置,并通過對講機迅速報告就近的醫療點。
大型活動的安全保障,絕非孤立的點位防守,而是一場立體的、多維的協同作戰。從場館核心區輻射開去,安保的緩沖帶不斷延伸。廣州公安的部署早已覆蓋奧體中心及周邊區域,形成地面與空中交織的立體防控網。天河區應急管理局將全區細分為2154個網格,組建起371支保障隊伍。這意味著平均每17米就有一名保障人員投入。32079名保障人員共同構建起一個全方位、無死角的應急保障格局。
躍動暖流:2350名志愿者成最亮麗風景線
煙花散去,繁星閃耀的蒼穹與奧體中心的燈光交織成一幅動人的畫卷。這場承載著國際水準與中國氣派的視聽盛宴背后,有一張用溫情織就的保障網絡有序運轉。
環保部門布設141個固定監測站點,對場館周邊全覆蓋;啟用300輛搭載監測設備的“移動監測站”出租車,對重點區域實現無死角監測。開幕式當天,廣州空氣質量達到優級標準,以最亮麗的“廣州藍”迎接了這一盛事。
同樣無聲傳遞溫暖的,是那些身著統一服裝、始終面帶微笑的志愿者。來自廣州地區16所高校的2350名年輕人,如躍動的暖流穿梭在奧體中心的每個角落。他們忙碌的身影,聯結成這座城市最生動的風景線。
更早來駐館的是珠江實業集團的工作人員。開幕式當天,700多名服務人員對奧體中心開啟24小時全天候守護,承擔起設備設施保障、保潔清廢、會務保障等工作。在開幕式全程保障中,工作人員重點排除了高空馬道等多處安全隱患,并完成了7.5萬個座席和122間洗手間的開荒保潔工作,確保場館環境達到國際賽事標準。一名保潔組長道出了團隊的心聲:“我們要確保場館始終維持國際賽事級別的衛生水平,讓每個角落都經得起特寫鏡頭的考驗。”
璀璨的煙花漸次熄滅,交通樞紐的保障接力賽才剛剛啟幕。
為保障十五運會開幕式疏運工作,廣州在天河、海珠、越秀、荔灣等限行區域,增加約15%的公交發班班次,大客流公交線路還預留20%的后備應急運力,保障市民、觀眾的出行需求。
開幕式當天,廣州地鐵加強了對線網客流的實時監測,在蘇元、天河公園、黃村、大觀南路4個開幕式重點站,按“一站一策”原則制定了現場客運組織預案,以確保“快進快出、有序換乘”。安排專人在出入口、閘機、換乘通道、站臺等關鍵位置值守,同時,“全運大使”及“明星服務隊”也上線提供引導服務。這些看似瑣碎的日常,以最實在的堅守、最細膩的關懷,將標準流程化作觸手可及的溫暖。
黨旗飄揚:以黨建為引領凝聚磅礴合力
一場盛會的璀璨綻放,背后必然有堅不可摧的組織根基與紀律防線作為支撐。廣州以黨建為引領凝聚磅礴合力,以精準監督筑牢安全底線,讓強大的組織力與嚴明的紀律性成為全鏈條保障體系高效運轉的核心密碼,彰顯著“眾志成城”的城市擔當。
為確保全運盛會開幕式圓滿呈現、賽事組織高效有序,廣州市委組織部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在全市組織開展“服務全運我先行”先鋒行動,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將黨旗牢牢插在全運會開幕式籌備和賽事舉辦的最前沿。
著眼“辦好一個會、提升一座城、彰顯一座城、幸福一座城”,廣州市各級黨組織通過健全機制、搭建平臺,有組織、有計劃地發動廣大黨員在志愿服務活動中當先鋒、作表率,以強擔當、出點子、優環境、講文明等實際行動,宣傳城市文化、展示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質,引領帶動廣大市民群眾充分展現熱情好客的東道主風采,營造全民迎全運的濃厚氛圍。
盛會啟幕的順利,同樣離不開紀律監督這把“安全鎖”。面對千頭萬緒、點多面廣的籌備工作,廣州市紀委監委將嚴督實導貫穿始終,建立健全全運會開幕式籌備、開幕式現場指揮監督機制,圍繞開幕式重點工作開展實地檢查,緊盯細節、關注末梢,以一系列“硬核”舉措護航全運盛會啟幕。比如,緊盯關鍵項目、關鍵環節、關鍵人物,著力發現和查處權力尋租、暗箱操作、利益輸送等問題,會同審計部門組建開幕式籌備工作監督辦公室,明確責任分工,確保監督工作全覆蓋。例如,制定《廉潔履職清單》,“二十六個嚴禁”的要求清晰列明。開幕式指揮部監督辦公室從立項決策到招標采購,從物資管理到資金使用,一個環節一個環節開展廉潔風險排查,針對權力運行的關鍵環節,劃出“紅線”,明確“底線”。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