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3月25日上午舉行的“廣州市促進外貿供應鏈暢通新聞發布會”上,廣州海關口岸監管處二級調研員梁穗明在答記者問環節時表示,廣州海關發揮南沙樞紐港國際航線資源與珠江沿江內河碼頭的聯通作用,創新推出“灣區一港通”模式,將進一步助力廣州市營造更加優良的口岸營商環境,進一步提升灣區貿易自由化通關便利化水平,服務粵港澳大灣區更高水平對外開放。
促進大灣區物流便利化流轉
在新聞發布會上,梁穗明回應本次促進外貿供應鏈暢通若干措施中提到的擴大“灣區一港通”改革試點范圍時,介紹了相關項目推進和計劃情況:“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正常的對外貿易往來受到較大沖擊和影響。廣州海關堅持以企業需求為導向,立足廣州關區實際,充分發揮白云機場空港、南沙海港樞紐優勢,推動一體化通關,促進大灣區物流便利化流轉。發揮南沙樞紐港國際航線資源與珠江沿江內河碼頭的聯通作用,創新推出‘灣區一港通’模式?!?/span>
據了解,通過“灣區一港通”模式,經南沙港進出口的貨物可以在珠江內河碼頭辦理海關申報、驗放手續,在南沙港直接裝卸國際航行船舶,全流程無紙化、系統化,實現進出口貨物全天候快速通關。此舉便利了外貿企業根據船舶航次提前辦理通關手續,更準確地估算物流時間,靈活安排倉儲物流周期,享受實實在在的政策紅利,也有利于南沙港和珠江沿江碼頭航運資源的互補,進一步盤活珠三角水路運力。目前,“灣區一港通”項目作為“持續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的舉措列入《國務院關于開展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工作的意見》,“灣區一港通”項目以南沙港為樞紐港,吸引12個珠江沿江碼頭作為支線港,覆蓋廣州、佛山、云浮、肇慶、中山5個地市。2021年,通過該項目出口貨物28647標箱;今年1-2月,出口貨物8529標箱。
開展新一輪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
目前,廣州海關還正和江門、湛江等省內海關、港口經營單位努力擴大項目推廣。同時支持南沙港采用進口“船邊直提”和出口“抵港直裝”作業模式便利貨物通關。進一步服務發揮中歐班列鐵路貨運在穩定國際供應鏈產業鏈、助力國際抗疫合作中的關鍵作用,加強廣州市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往來,出臺多項舉措推動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通過出口轉關“無紙申報+自動核放”實現貨物“隨到隨報、即審即放”。指導企業利用“艙單歸并”、全國通關一體化等措施快速通關。今年前2月,廣州中歐班列(大朗)已開行出口班列21列,發運2100標箱,貨重11279噸,同比均增長三成以上。
記者了解到,此外,廣州海關還從推進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打造高水平發展平臺、發揮功能區域政策優勢、支持重點項目發展、強化監管優化服務、深化對外合作與規則對接等六個方面出臺28條促進外貿保穩提質的措施,進一步支持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南沙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建設,發展多式聯運業務,加強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對接建設。支持開展國際航行船舶保稅燃料油加注業務。保障大宗商品便捷通關,支持大宗資源性農產品和優質種質資源進口。加大生物醫藥扶持力度,支持生物島、廣州國際醫藥港、大灣區生命健康產業創新區等項目建設發展。加大《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政策宣講力度,提高外貿企業享受優惠的覆蓋率。開展新一輪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持續維護供應鏈物流鏈穩定。
梁穗明表示,相信通過這一系列舉措,將進一步助力廣州市營造更加優良的口岸營商環境,進一步提升灣區貿易自由化通關便利化水平,服務粵港澳大灣區更高水平對外開放。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