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速度!T3“羊城花冠”這樣建成
五條跑道并駕齊驅、三座航站樓撐起廣州門戶樞紐。10月30日,歷經五年建設,作為國家、省、市重點建設項目的廣州白云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正式投入使用,將成為引領粵港澳世界級機場群建設、支撐交通強國戰略的國際航空樞紐。
白云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是廣州發展的新引擎和動力源。從主體工程建設到安置配套提升,再到臨空產業導入,廣州堅持以人民城市理念打造民生工程,依托重大項目助推產業升級,發展五大產業集群,匯聚龍頭企業,全力推動“樞紐流量”轉化為“經濟增量”,帶動北部增長極乘風起飛,進一步賦能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助力打造創新、宜居、美麗、韌性、文明、智慧的現代化人民城市。

T3綜合交通中心是集航空、公路、鐵路(城軌)為一體的多方式聯運的交通綜合體,白云機場可通過軌道交通與粵港澳大灣區主要機場互聯互通,形成“1小時生活圈”,讓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功能協同”更加強大。

國際到達大廳

T3航站樓效果圖
“零換乘”空鐵聯運樞紐
作為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廣州是全國三大全方位門戶復合型國際航空樞紐之一。201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提升廣州和深圳機場國際樞紐競爭力”“實施廣州、深圳等機場改擴建”。這一年,廣州白云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首破7000萬人次大關,達7338.6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92萬噸,均位居全國第三,且增速均高于排名前二的機場。其中,旅客吞吐量距離世界前十僅一步之遙。
廣州白云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項目對于增強廣州國家中心城市功能、強化廣州國際航空樞紐、推動交通強國戰略目標實現、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新動力源具有重要意義。2020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白云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項目建議書,8月批復可行性研究報告。
廣州白云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囊括兩條4E級跑道——西二跑道(第四跑道)、東三跑道(第五跑道),一座航站樓——T3航站樓,同步在T3航站樓前建設綜合交通中心,引入地鐵、城際、高鐵等軌道交通線路,共同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零換乘、一體化”空鐵聯運交通樞紐,建設東四、西四指廊等。
根據民航局批復的機場總體規劃,廣州白云國際機場定位為引領粵港澳世界級機場群建設、支撐交通強國戰略的國際航空樞紐。機場按照2030年飛機起降77.5萬架次、旅客吞吐量1.2億人次、貨郵吞吐量380萬噸、用地面積約35.17平方公里,2045年飛機起降87萬架次、旅客吞吐量1.4億人次、貨郵吞吐量600萬噸、用地面積約41.94平方公里進行規劃。
伴隨著三期擴建工程的建成并投入使用,廣州白云國際機場將進入“五條跑道+三座航站樓”超大規模運行時代,助推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加速形成。同時匯聚航空、高速公路、高鐵、城際等多種交通工具,天空、地面聯結成一個現代化的綜合交通體系,助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攜手廣州國際港推動廣東、廣州在全球物流產業鏈供應鏈地位提升,為經濟社會發展和區域協調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
近五年時間打造羊城新地標
2020年9月27日,總投資537.7億元的白云國際機場三期擴建主體工程開工建設。按“精品工程、樣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潔工程”精心組織,落實“三年工程兩年干”工作部署,在廣東省、廣州市的強力推動和協調保障下,廣東省機場集團用5年時間新建兩條跑道和一座T3航站樓以及相關配套設施。其中,T3航站樓于2021年6月26日開工,僅用4年多的時間,一座“羊城花冠”的地標性城市門戶形象已然成型,將打造一個主題特色鮮明、流程體驗便捷順暢、服務智能人性、擁有高品質空間的人文景觀及服務體系。
T3航站樓在設計上突出機位多、效率高的功能。航站樓造型上收窄東西兩翼,結合H型與X型的組合優勢,使得T3航站樓更像是一座地面上的“小蠻腰”。這一設計有利于縮短旅客從T3航站樓中央區域至四個指廊登機口及中轉流程的平均步行距離,既滿足旅客快捷乘機的需求,提升了旅客候機乘機的舒適度,也實現更多機位同時獨立運行,達到空側運行效率最優的目的。
與T3航站樓一體化設計的,是軌道交通上方設置值機換乘大廳及綜合交通中心。軌道交通出港旅客同層值機及行李交運,也同層換乘其他軌道交通,快捷高效。航站樓到港旅客在首層平層銜接交通中心,與各類公共交通無縫銜接,非常便捷。T1、T2航站樓現有廣州地鐵三號線,T3航站樓還將引入穗莞深城際、廣河高鐵、廣珠(澳)高鐵和芳白城際、廣州北站至機場旅客捷運系統,將實現從白云機場20分鐘內到達廣州火車站或廣州白云站,30分鐘內通過空港大道、機場第二高速等高快速路到達老城區和天河中心區,快速接駁大灣區及省內城市。
結合多種綠色三星技術手段,T3航站樓被打造為綠色航站樓,建造適應嶺南氣候特點的屋面飄檐,幕墻電動外遮陽百葉,將有效降低建筑能耗。依托“新基建”,T3航站樓將充分運用5G、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實現智慧服務、智慧運行、智慧管理,滿足未來民航運輸“全自動、無人化”發展需求。
白云國際機場三期擴建主體工程依托地方與行業的智能建造試點,成立智能建造中心,將“四型機場”“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品質工程”等要求貫穿到工程建設過程中,根據智能建造及智慧運維需求制定全生命周期BIM技術應用方案,實現BIM技術在規劃、施工圖設計、施工深化設計、關鍵工序模擬、竣工驗收、運維等項目全生命周期的集成。實現全員、全專業、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建造實施應用,并打造基于BIM的不停航施工成套技術,是國內首個全面應用智能建造技術的大型國際樞紐機場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廣東省機場集團牽頭主編民航行業BIM標準并已發布,獲得國際openBIM建筑施工類大獎,有關應用被列入交通運輸部發布的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典型案例集,形成大型樞紐智能建造成套技術和可復制、廣泛推廣的BIM技術應用模式,培養了一批高素質綜合型數字建造管理人才。
在智能建造技術的加持下,白云機場三期擴建主體工程把對機場正常運營的影響降至最低,實現“建運一體”:擴建工程期間,白云機場連續四年實現旅客吞吐量全國第一、貨郵吞吐量全國第二,運行能力創歷史新高。
大型安置區圓百姓安居夢
白云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一頭連著經濟發展,一頭連著民生安居。其順利實施離不開廣州市資金籌集和搬遷安置的支撐。
機場三期征拆安置項目作為解決臨空經濟區實施征拆安置需求的超大型基礎設施示范項目,涉及白云、花都、天河3個行政區、11個街(鎮)、55條村,動遷村民約1.9萬戶、7.6萬人。項目規劃建設15個安置區,建設量近1000萬平方米,是廣東省在建規模最大的安置區項目,也是我國民航史上規模最大的單體安置項目。項目共建設安置房653棟(約5.7萬套),規劃建設學校42所,提供學位超4.8萬個,建設養老設施7處,可提供床位超600個,修建92段市政道路。
廣州采用“指揮部+公司”模式,以建設指揮部為頂層統籌主體,以建設管理單位為核心執行抓手,充分發揮政府主導的強大統籌力和企業運作的高效執行力,實現了需要多部門協同調度的重大項目從“各自為戰”到“高位推進”的轉變。
“糧草先行”,廣州多渠道籌集資金,組織申報地方政府專項債,落實金額數百億元。作為征拆安置及配套項目的實施主體,廣州機場建投集團積極跟進中央支持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的信貸政策,主動對接國家開發銀行等政策性金融機構,依托國家專項信貸政策,全面解決超千億元的資金需求,成功探索并創新重大項目融資模式。
多管齊下,機場三期安置區項目跑出了“機場速度”、干出了“機場品質”。2025年,安置區將實現安置房全面封頂,其中516棟竣工交付使用,公建配套同步建設移交。
讓“樞紐流量”變“經濟增量”
白云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不僅是物理空間的擴容升級,還標志著廣州北部增長極的戰略地位將得到空前提升,帶動全球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加速集聚,是驅動北部產業升級、城市轉型和經濟騰飛的巨大引擎。廣州正推動“樞紐流量”轉化為“經濟增量”,輻射帶動經濟社會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依托白云國際機場的廣州空港經濟區,規劃面積116平方公里,擁有廣州臨空經濟示范區、白云機場綜合保稅區、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等“國字號”平臺。區內入駐企業2.3萬家,已形成五個產業集群,包括物流與供應鏈、電子商務兩個百億級集群,以及時尚消費品、航空維修、新能源與新型儲能三個十億級集群,集聚了GAMECO、新科宇航、京東旭春、聯邦快遞、順豐等龍頭企業。
當前,作為白云國際機場屬地的白云區,因地制宜串聯以白云國際機場為核心,廣州國際港、廣州白云站、廣州火車站為掎角的“四大樞紐”,形成全球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加速集聚矩陣,推動“樞紐流量”轉化為“經濟增量”。在空港經濟區范圍內加快構建“4+4”現代化臨空產業體系,重點發展低空經濟與航空航天、時尚消費品、新能源與新型儲能、生物醫藥與健康四大戰略性產業集群,以及物流與供應鏈、會展、現代商貿、旅游休閑四大現代服務業。
作為鏈接世界的門戶,空港經濟區對外開放水平穩步提高。白云機場綜合保稅區是全國少有的包含機場口岸操作區、實現“區港一體化”運作的綜合保稅區之一,進出口總額自2014年的121.2億元快速增長到2024年的440.4億元,是全國首個跨境電商業務邁進千億元大關的空港口岸。
機場三期擴建工程通過留用地開發和噪聲區搬遷等,為臨空產業轉型升級布局預留近10平方公里的發展空間。這些土地資源規劃清晰、配套完善,是發展高端制造、總部經濟、倉儲物流等產業的稀缺優質資源,能確保重大投資項目“落地即開工”,為臨空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遠超想象的物理承載,助推廣州北部從“交通樞紐”向“產業樞紐”“開放樞紐”邁進。
T3亮點
國際樞紐
廣州白云國際機場定位為引領粵港澳世界級機場群建設、支撐交通強國戰略的國際航空樞紐。
伴隨著三期擴建工程的建成并投入使用,廣州白云國際機場將進入“五條跑道+三座航站樓”超大規模運行時代,助推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加速形成。
空鐵聯運
廣州白云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囊括兩條4E級跑道——西二跑道(第四跑道)、東三跑道(第五跑道),一座航站樓——T3航站樓,同步在T3航站樓前建設綜合交通中心,共同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零換乘、一體化”空鐵聯運交通樞紐,建設東四、西四指廊等。
交通便捷
T3航站樓引入穗莞深城際、廣河高鐵、廣珠(澳)高鐵和芳白城際、廣州北站至機場旅客捷運系統,實現從白云機場20分鐘內到達廣州火車站或廣州白云站,30分鐘內通過空港大道、機場第二高速等高快速路到達老城區和天河中心區,快速接駁大灣區及省內城市。
綠色低耗
結合多種綠色三星技術手段,T3航站樓被打造為綠色航站樓,建造適應嶺南氣候特點的屋面飄檐,幕墻電動外遮陽百葉,將有效降低建筑能耗。
智慧互聯
依托“新基建”,T3航站樓充分運用5G、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實現智慧服務、智慧運行、智慧管理,滿足未來民航運輸“全自動、無人化”發展需求。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