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臺14場精品原創劇目展演
9月11日,第二十四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周”新聞發布會在廣州舉行。文化周將于10月18日在滬開幕,將通過7臺14場舞臺精品展演、廣東美術百年大展、非遺展示、國際演藝交易等多元內容,展現嶺南文化的深厚底蘊與活力,深化粵港澳大灣區與上海及長三角地區的文化互動與交融。

(左)《站臺》海報 (右)《家園》海報
第二十四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由文化和旅游部主辦、上海市人民政府承辦,將于10月17日至11月27日舉行。應組委會邀請,廣東省作為本屆藝術節的主賓省,將與組委會共同舉辦“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周”,攜手香港、澳門,組織優秀文化項目參與藝術節系列活動。
本屆藝術節匯聚全球頂尖藝粹,構筑高品質文化碼頭與源頭,本屆藝術節匯聚55臺129場精品演出,境外節目占比近60%,上海首演率超90%。據悉,本屆藝術節國際演藝大會和國際對話將吸引5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家機構的2000余位中外嘉賓參會。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總裁李明表示,期待本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周”能夠成為連接上海與灣區城市的文藝橋梁,深化兩地文化共創與人才共育,共同探索文旅融合的新模式,助力大灣區文化圈的建設與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周在上海國際藝術節的亮相,將是粵港澳三地文化界的一件盛事,這不僅是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形象的集中展示,更是推動大灣區與上海、長三角地區文化互鑒、資源聯動的重要契機。
舞臺精品展演方面,7臺14場粵港澳近年原創舞臺劇目將在文化周期間集中上演,參演劇目風格各異卻一脈相承,共同勾勒出粵港澳大灣區文藝“多元共生、融合創新”的鮮明特質,為廣大觀眾帶來沉浸式的藝術體驗。
以嶺南非遺“英歌”為核心,舞劇《英歌》融入現代舞臺藝術,講述一段關于家國情懷與成長的動人故事。大型新編古裝粵劇《雙繡緣》立足嶺南本土題材,融合世界級非遺粵劇與國家級非遺廣繡,講述兩對男女因“繡”結緣的愛情故事。芭蕾舞劇《家園》以現實主義舞蹈創作為基調,融入嶺南非遺元素,將民族化動作與芭蕾有機結合,呈現地域文化的獨特美感。當代雜技劇場《站臺》以“新馬戲”形式,通過解構失重、拋接等雜技技藝,融入現代舞與肢體劇場元素,在驚險震撼中注入情感厚度,傳遞直面未知的勇氣與堅守的信念,引領觀眾踏上一場別開生面的劇場冒險。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