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咖齊聚灣區 建言科創發展
近年來,廣州市持續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力度,集聚創新資源,服務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
今年,國內首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會城市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在廣州啟動運行,冷泉生態系統、人類細胞譜系等兩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相繼啟動建設,廣州已經成為全國唯一一個聚集國家實驗室、綜合類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國際大科學計劃等國家級重大平臺的城市,11月16日,廣州在“自然指數—科研城市”排名躍居全球第6。
11月26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2025大灣區科學論壇將于12月6日—8日在粵港澳三地同步舉辦。論壇將由廣東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共同主辦,廣州市人民政府、廣州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承辦。
記者了解到,大灣區科學論壇是廣東保留的唯一一項省部級論壇活動,已成功舉辦三屆。本屆論壇以“智創灣區 產研共融”為主題,設置開幕式、主論壇、分論壇及特色活動等。其中,開幕式和主論壇將于12月7日上午在廣州南沙國際會展中心主會場召開。
開幕式將邀請粵港澳三地政商學界和海內外知名學者參會。主論壇邀請圖靈獎得主、國內外知名院士、龍頭企業負責人等進行主旨演講。同時,在香港、澳門、廣州、深圳、陽江、惠州等地將舉辦多場分論壇與特色活動,這些活動將聚焦關鍵性、前沿性、顛覆性技術驅動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發展等話題展開深入探討,為大灣區加快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建言獻策。
本屆論壇將按照高端化、精品化、開放化的辦會目標,穩步有序推進論壇的各項籌備工作。目前,已確認出席的重要科學家50多人,其中兩院院士39人,海外學術機構院士16人。
本屆論壇將呈現三大特點:
一是突出前瞻性科技創新引領。2025大灣區科學論壇圍繞搶占科技發展制高點,發揮科學前沿對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和解決全球性問題挑戰的牽引作用,瞄準新一代人工智能、新材料、腦機接口及類腦智能等前沿話題和“卡脖子”領域,展開一系列前瞻性探索,為鞏固提升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動力源作用提供科技支撐。
二是突出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吨泄仓醒腙P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要求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論壇圍繞推動綠色能源與科技創新雙向融合,將舉辦能源體系建設、碳中和、海洋科技等分論壇;圍繞提供傳統制造業提質升級、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新思路、新方法,將設置人工智能、具身智能、智能系統與產業創新應用、低空經濟等分論壇;圍繞產業科技創新人才高質量發展,將組織科技文明與共建幸福、女科學家、人才高地等分論壇;圍繞集聚產學研用各方力量,將開設科技金融、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數字生命與健康等分論壇,助力大灣區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
三是突出高水平開放合作。2025大灣區科學論壇將繼續舉辦“中國科學院—廣東省科技成果對接會”,為科技成果與產業需求搭建精準匹配的合作平臺;探索舉辦“全球技術經理人大會”“中韓氫能源產業科技創新與轉化合作交流會”等活動,促進科技自主創新和國際開放合作良性互動。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