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叉燒也有了標準英文譯名
近日,廣州市委外辦正式發布《廣州市公共場所英文標識譯寫規范》(2025版)(以下簡稱《規范》)。
《規范》對2022版規范進行系統性升級,讓公共標識指引更清晰易懂,全面提升廣州國際化形象與涉外服務質效。
《規范》聚焦九大重點領域,涵蓋通則、市政交通、文旅娛樂、體育、教育、醫療衛生、餐飲住宿、商業金融、政務九大部分的公共標識;同時將標識劃分為功能設施信息、警示警告信息、限令禁止信息、指示指令信息、說明提示信息等大類,分類清晰、覆蓋全面。
值得一提的是,《規范》深度融入廣州本土文化基因,在市政交通、文旅娛樂、餐飲住宿等場景,系統補充廣州城市道路、經典粵菜、特色景點等標識譯寫規范。比如,經典粵菜叉燒保留其原譯名“Char Siu”;而餛飩則保留其原拼寫方式,譯作“Wonton”。針對百年老店店名的翻譯,《規范》則提出,先用漢語拼音拼寫其全稱,然后再用英文譯寫其性質或產品:比如,陶陶居應當譯作“Tao Tao Ju Restaurant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